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污水處理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生活污水是面污染來源之一,全國90%以上的生活污水或糞便廢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或湖泊等流域,如太湖、滇池的富營養化均有部分來自于農村生活污水。農村污水的隨意排放,旱廁的使用,造成江河湖泊流域、地下水等水環境受到污染,治理農村污水,不僅能改善農村生活環境,還能控制流域的水質污染和湖泊的富營養化,改善水體環境,同時處理的中水用于農業灌溉,緩解農業用水的緊張。因此急需研究新農村的污水 系統,提出適合我國的多樣化農村污水處理系統。
1 農村污水處理現狀
1. 1 國外農村污水處理現狀
農村污水處理方面,各國都有自己的處理工藝。日本在1977年,實行農村污水處理計劃,成立農村污水處理協會,負責研究適合農村污水處理方案。其設計了JARUS 模式的15種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工藝主要是生物膜法和浮游生物法,具有體積小、成本低、操作簡單的特點。到1996年底,建成2000座農村小型污水廠,處理后的中水用于農業灌溉,污泥用作農田肥料。德國也很重視污水處理,到1992年,全德國的污水接管率就達到92.2%。在相對集中的農村采用集中處理,對于分散的農村采用分散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其主要以腐化池為主,外加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池、穩定塘等。韓國農村居民多分散居住,采用小型、簡易的污水處理系統,工藝為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其缺點是占地大,受充分供氧、氣溫和植物生長季節的影響等。
1. 2 國內農村污水處理現狀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比較晚,“十一五”規劃推動農村污水處理建設,要求農村無公害排放,但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落后,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才剛起步。
北方部分農村及沿海地區大部分農村配有污水處理系統,多以單村處理為主。如北京各村現在實行污水處理建設,多采單村處理模式,只有部分相對集中的村落采用集中處理;還有少數靠近城鎮的村落,污水管接入城市集中處理管網。分散布置模式采用的處理工藝主要有人工濕地、生物膜法(MBR) 、智能化小型污水處理工藝等。但存在部分系統冬季低溫無法運行;日變化系數大,系統少數時間高負荷運行;污水量太小時,停止運行。沿海地區等集中村落設有污水處理系統,但處理工藝落后,多采用城市污水處理工藝;靠近城市村落,接入城市管網;分散的、經濟相對差的村落無污水處理設施。
2 污水處理工藝
2. 1 穩定塘處理工藝
穩定塘是由若干自然或人工開挖的池塘組成,通過塘內的藻、菌、浮游水生物的綜合作用達到凈化污水,其出水水質較好。研究浮萍穩定塘系統處理村鎮或社區污水中,發現TSS 去除率可達80% ,COD去除率大于75% ,但氣溫下降,COD去除率降到60%。
在傳統基礎上改進的高效藻類穩定塘比傳統的穩定塘有更多的生物,并增加攪拌裝置,促進污水混合;調節塘內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及水溫和水質,從而提高有機物、氮和磷的去除率。高效藻類穩定塘受光照、溫度、水深和塘內流速的影響大。
此次合作客戶是廈門市水務旗下管理的翔安農村污水處理站,客戶是環保企業與水務交接需要更換新的污水流量計,客戶原運維的電磁流量計數據不準確且數據無法上傳,客戶要求我司技術人員現場查看,經詳細檢測客戶主要是原電磁流量計電極壞了,且無RS485通訊功能,數據無法采集,現場進水口DN100,出水口為DN80的流量計,因本地優勢加上我司與多家污水廠合作過所以也就很順利合作,下面咱們來看看具體現場情況吧!
翔安污水處理站
出水口兩臺DN80污水流量計
進水口DN100電磁流量計
現場數據運行穩定,來張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