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是一種自然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的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或電荷有兩種:一種叫做正電、另一種叫負電。帶電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2電壓:也叫電位差,是指電流從高電位處向低電位處,兩個電位之差。通常也叫電壓。
3用字母U表示,單位是伏特,用字母V表示。其中:1V=1000mV=1000,000μV 1mV=1000μV
4電壓還分交流和直流,分別用AC V和DC V 表示。直流電壓在測量時要注意有+,-之分 。
5電流:是指電荷的定向移動,用I表示,單位:歐姆,用字母A表示。
6電阻:電流在物體內流動所遇到的阻力叫電阻,用R表示,單位:歐姆,用字母Ω表示。其中,1MΩ=1000KΩ=1000,000Ω;1KΩ=1000Ω。
7電感: 是衡量線圈產生自感磁通本領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L表示,單位是亨利,用字母H表示。其中,1H=103mH=106μH。電感分為互感和自感兩種。互感:兩個線圈之間的電磁感應叫做互感。如電流互感器等。自感:由于通過線圈本身的電流變化而引起的電磁感應叫自感。
8電容:就是容納和釋放電荷的電子元器件。電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電放電,當然還有整流、振蕩以及其它的作用。凡被絕緣物分開的兩個導體的組合都可以叫電容。用字母C表示,單位是法拉,用F表示。其中,1F=1000000μF=106μF=1012μF。
9相電壓:三相輸電線(火線)與中性線間的電壓叫相電壓。
10相電流:三相電源中流過每相負載的電流稱為相電流。
11線電壓:三相電源中,任意兩根導線間的電壓稱為電線壓。線電壓的大小為相電壓的1.73倍。
12線電流:從電源引出的三根導線中的電流稱為線電流。
13交流電:電壓或電流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變化時稱為交流電。
14直流電:電壓或電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隨時間變化的稱為直流電。
15三相交流電:由三個頻率相同、電勢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 120。角的交流電路組成的電力系統,叫三相交流電。
16相序:就是相位的順序,是交流電的瞬時值從負值向正值變化經過零值的依次順序。
17頻率:也叫周波,即1秒內電流改變方向的次數,稱為交流電的頻率,用符號"f"表示。單位的赫茲(Hz),簡稱"赫",或周/秒。我國規定電力系統交流電的頻率為50赫茲。
18諧波:當工頻電壓或電流作用于非線性負載時,就會產生不同于工頻的其它頻率的正弦電壓或電流。
19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電的瞬時功率不是一個恒定值,功率在一個周期內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電路中電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單位瓦特。
20無功功率:在具有電感和電容的電路里,這些儲能元件在半周期的時間里把電源能量變成磁場(或電場)的能量存起來,在另半周期的時間里對已存的磁場(或電場)能量送還給電源。它們只是與電源進行能量交換,并沒有真正消耗能量。我們把與電源交換能量的速率的振幅值叫做無功功率。用字母Q表示,單位為乏。
21視在功率:在具有電阻和電抗的電路內,電壓與電流的乘積叫做視在功率,用字母Ps來表示,單位為瓦特。
22功率因數:在直流電路里,電壓乘電流就是有功功率。但在交流電路里,電壓乘電流是視在功率,而能起到作功的一部分功率(即有功功率)將小于視在功率。有功功率與視在功率之比,即P/S=COSφ叫做功率因數,以COSφ表示。
23電力網:是電力系統的一部分,它是由各類變電站(所)和各種不同電壓等級的輸、配電線路聯接起來組成的統一網絡。
24電力系統:是動力系統的一部分,它由發電廠的發電機及配電裝置,升壓及降壓變電所、輸配電線路及用戶的用電設備所組成。
25動力系統: 發電廠、變電所及用戶的用電設備,其相間以電力網及熱力網(或水力)系統連接起來的總體叫做動力系統。
26一次設備:直接與生產電能和輸配電有關的設備稱為一次設備。包括各種高壓斷路器、隔離開關、母線、電力電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電抗器、避雷器、消弧線圈、并聯電容器及高壓熔斷器等。
27二次設備:對一次設備進行監視、測量、操縱控制和保護作用的輔助設備。如各種繼電器、信號裝置、測量儀表、錄波記錄裝置以及遙測、遙信裝置和各種控制電纜、小母線等。
28二次回路:由二次設備相互連接,構成對一次設備進行監測、控制、調節和保護的電氣回路稱為二次回路或二次接線系統。
29電氣主接線:主要是指在發電廠、變電所、電力系統中,為滿足預定的功率傳送方式和運行等要求而設計的、表明高壓電氣設備之間相互連接關系的傳送電能的電路。
30核相:是指用儀表或其他手段核對兩電源或環路相位、相序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