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人,你好,這是為深耕工業領域的工業人寫的短視頻科普文,標題說讓你少走5年彎路,我覺得少了,至少是10年,因為這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媒體經驗+拜訪了頂級媒體大佬聊出來的內容,市面上大概是很難看到的內容,即使是付費。本篇文章不僅適合作為老板、決策層看,也適合團隊里的執行者(市場部、媒體部)看,價值巨大,請認真看,一定對你有幫助。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黃家健 —— 多端傳媒CEO,擁有10多年的一線互聯網經驗,做過產品,搞過開發,創過業,目前在工業行業沉淀了數年,志在為工業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為了更好賦能工業,多端傳媒整合了互聯網、工業的頭部資源,互聯網行業有來自Google、字節跳動的同事,工業領域有頭部專家、行業協會。
目錄
第一部分:短視頻是什么 第二部分:做好短視頻的四字真言 第三部分:內容為王,好內容的標準 第四部分:理解平臺算法,爆款產生的邏輯 第五部分:了解禁區,如魚得水
第一部分:短視頻是什么?
短視頻是媒介,是載體。跟圖文、音頻不同的是,視頻單位時間內所承載的內容更多元,更立體、更直觀。
傳播媒介的終極形態是什么? 不可能是音頻,因為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信息展示不完全;也不是圖文,圖文是靜態的,而人眼看到的是動態的,比如拍一個高速運動的產品,圖文就做不到了;那答案顯然就是視頻了,視頻集合了人眼、耳朵的視聽特點,可以記錄更復雜的東西,即使是高速運動、結構復雜的。比如要記錄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視頻就比照片好得多,監控一個產品運行狀態,視頻也比文字描述拍照要來得簡單而全面。
而短視頻的興起,降低了人們制作視頻的門檻,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改變了用戶習慣,生態也逐漸健壯 豐富起來。未來,產品的展示、品牌的宣傳、廣告的植入都會采用視頻的方式。
目前所有大公司都做了短視頻,目前的視頻格局,國內三足鼎立,分別是抖音、快手、視頻號,國外則是谷歌、Facebook(meta)、字節的TikTok。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就多了,知乎、百度、阿里、美團、拼多多......
第二部分:做好短視頻的四字真言
如何做好短視頻(新媒體同理),我把做短視頻的方法論濃縮為4個字,簡稱四字真言:撩、聊、了、料。
撩,是指撩撥,能調動觀眾的情緒;
聊,是指會聊,口才好,能說會道;
了,是指了解,了解目標受眾的喜好,可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內容符合用戶喜好,有共鳴點;
料,指的是有料,內容好,有深度。
撩,聊,了,料,只占一樣,就能做出不錯的內容,4樣全占的,必定火爆。如果把所有具有傳播度的內容套在這四個字里,必定符合其一,甚至有的4樣都占,那就是現象級內容了。
好的內容是相通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平臺會看到相同的內容,因為在一個平臺被定義為好,在另一個平臺,大體也會是好內容,因為那是經過大量用戶檢驗的內容,而不是個人人的喜好。你可以去觀察一下,在抖音、快手、視頻號,甚至是公眾號或微博,火的內容在不同平臺數據都不錯,可以印證好內容是有共性的。
第三部分:好內容的標準
如何評價一個內容的好壞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而我們自己覺得好與不好,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目標用戶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如何識別用戶的喜好呢?看數據,任何平臺,都是從「點贊」、「評論」、「分享」、「收藏」這幾個維度來判斷的。不同平臺會有不同側重點,但都大同小異,讓一個人點贊是相對容易的,轉發、收藏難一些,評論就更難了。一般來說,點贊比是3%,也就是說,100個人看到這個視頻,點贊的有3個,就算是比較好的內容。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文章、視頻點贊量、收藏量、轉發量都很高時,那就是好內容了,通過這些指標,我們很容易挖掘出用戶喜歡的內容,自己做內容的時候也可以思考如何提升這些指標。
第四部分:理解平臺算法,爆款產生的邏輯
平臺算法是一個篩選器,是內容的裁判。不要一聽到算法,就頭皮發麻,感覺很高大上,實際上算法是平臺篩選出符合用戶喜好的內容的一種手段。每天上傳內容數量非常多,如果人工評判肯定是不行的,只有通過科學、批量化的操作才可以,算法就是解決這樣的問題。
機器算法其實大同小異,只不過側重有所不同,抖音&快手更側重的是陌生人的反饋,抖音側重的是漏斗算法(如圖)
而視頻號側重的是社交推薦,基于熟人推薦,根據朋友的喜好來曝光,但仍然有系統推薦。
用一句話通俗易懂的話來概括算法就是:
我先把你發布上來的內容給一部分用戶看,500人以內; 根據基礎用戶的反饋來決定是否釋放更多曝光量; 微信生態的視頻號充分利用其優勢和社交屬性,更側重社交推薦算法,系統推薦為輔。這部分工作一般是系統自動完成。算法一般人實則不用過分去糾結,只要知道這個原理就好。
第五部分:了解禁區,避免翻車
在別人的地盤做生意,就得了解規則,不能去觸碰,否則就被打壓,任何平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底線,我給大家總結一下:
不要跟平臺對抗,鉆算法漏洞; 少索取,多給予,一個新賬號,上去就是引流、營銷(帶二維碼)而不能給平臺帶來任何的價值,也是不行的; 不發違法的內容,法律法規,敏感話題和詞句、字; 不詆毀平臺。
總結
本文把我自己多年深度思考的內容結合跟頂級大咖請教得來的內容悉數奉上,值得反復閱讀,總結一下:
內容為王,內容的消費端是用戶,所以用戶為王,用戶喜歡什么就給他什么 所謂算法,就是讓一群用戶來評判內容的好壞,逐步釋放曝光量 不對抗平臺,與平臺互利互贏 用4字真言指導做內容:撩、聊、了、料。有趣,有料,懂用戶,會聊天
本文雖短,但是精悍,我們將持續輸出更多有實操性的內容。
也許你還有別的疑問,例如:
如何根據自己的產品特性做出用戶喜歡的內容? 如何快速把短視頻做起來? 先做抖音還是視頻號?還是都做? 短視頻賬號如何設置? 做短視頻的一些流程和工具都有哪些? 如何招聘做短視頻新媒體人才? 短視頻對于自己的業務有哪些實質的幫助? ......
你所有的疑問都可以提出來,我們都可以探討,多端傳媒最近發起了短視頻大航海(也可以叫短視頻聯盟),這里集結的可能是工業行業最會玩短視頻的人,歡迎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