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企業與人才進入AI領域,其技術發展、迭代與商用節奏明顯加快,對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作用凸顯。例如在工業領域,施耐德電氣將AI等技術與生產工藝、專業技能以及行業洞察相結合,對海量原始數據進行清洗、整理和加工后,能夠將信息形成知識,將知識逐步積累并沉淀,帶來更高級別的過程分析、優化和洞察,從而實現更加智能的決策。
同時,隨著AI等創新技術在碳減排中的廣泛應用,企業將迎來巨大的市場機遇。據《零碳中國 綠色投資》藍皮書顯示,中國零碳能源轉型將在七個領域催生巨大的投資市場,包括再生資源利用、能效、終端消費電氣化、零碳發電技術、儲能、氫能和數字化,到205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5萬億元。從施耐德電氣自身的成功實踐來看,將綠色創新技術充分運用于生產運營并不斷優化后,其中國工廠在過去三年能耗整體降低了12.4%,同時生產效率提升了5%到10%。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認為,在碳中和目標下,企業應積極求變,化挑戰為機遇。憑借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軟硬件產品、數字化技術、開放自動化技術、以及OT/IT能力,施耐德電氣在綠色智能制造、綠色能源管理及服務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為包括工業、能源、基礎設施、樓宇、數據中心等領域的客戶提供數字化轉型及碳減排的數字解決方案。任何創新技術都需要融入場景才能落地,為客戶帶來實際價值,對于AI在碳減排中的應用,也應服務于具體的應用場景。

由施耐德電氣承辦的“智能融合,邁向碳中和—2021智能趨勢論壇”于7月10日舉行,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發展部中國區負責人熊宜將分享在綠色智能制造如何幫助企業減碳增效,數字化轉型如何助力企業應對雙碳目標等問題上的思考和洞見。
在經濟社會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當下,無論是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還是促進產業創新與落地,AI的深入應用都將為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變革。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施耐德電氣認為,以AI為代表的創新技術也將在其間發生巨大功用,作為數字化轉型專家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者與賦能者,施耐德電氣將持續憑借技術專長、成功實踐和生態優勢,幫助企業進行能耗衡量、建立減碳模式、確立實現路徑,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以及邁向碳中和的有力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