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援建的第四所希望小學--興國縣崇賢鄉龍潭中日友誼希望小學 竣工典禮
興國是中國三大將軍縣之一(湖北紅安,安徽金寨),出了56名開國將軍。聽縣領導介紹說,當年興國縣只有20多萬人口,參加紅軍的戰士竟有8萬人。以興國籍戰士為主,組建了中央警衛師、興國模范師和少共國際師,“長征組歌”的作者肖華曾任少共國際師政委,率3萬興國子弟踏上長征路。長征途中犧牲的有名有姓的興國戰士有23,000多人,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僅300余人。也就是說、長征路上每行進1里路,就有1名興國籍戰士倒下,許多戰士沒能看到新中國的成立,沒能再回到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建立希望小學,以告慰紅軍烈士英靈,飽含晚輩們的一片深情。
龍潭村距崇賢鄉還有二十多里,十幾個自然村(組)星星點點分布在群山中,龍潭小學就建在村東頭劈山開出的一塊狹小的平地上。
2017年底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學校的辦學條件、后經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江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立項,由SMC捐資50萬元,地方政府配套資金20萬元共同興建了學校的綜合樓。項目于2019年2月動工,2020年4月竣工、9月1日順利交付使用。建筑面積426平方米,裝備了比較標準的圖書閱覽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多媒體教室及活動室。隨著綜合樓的投入使用,學校的教學環境得以改善。
看到革命老區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和對未來充滿的希望,趙彤博士勉勵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做祖國的棟梁之才。并表示將以龍潭中日友誼希望小學的竣工交付為起點,通過對學校進行持續性資助,進一步幫助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質量;通過獎教助學方式,激勵師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通過舉辦赴北京夏令營活動,助力師生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希望小學胡行清校長在發言中表示:捐助是真誠的,關愛是無價的,感動之余只有付諸行動,把龍潭中日友誼希望小學辦成一所讓家長滿意、讓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我們要不斷學習,誨人不倦。我們要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一切給予我們關懷與幫助、支持與鼓勵的人。將帶領全校師生,滿懷豪情,信心百倍,不負重托,牢記使命,拼搏進取,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致力于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實踐育人,堅持走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之路,力爭將龍潭中日友誼希望小學打造成偏遠山區小學教育的品牌學校。
隨后,希望小學的孩子們為遠道而來的客人表演了自編自演的節目,用歌聲和微笑表達感恩之情及對美好明天的向往!
應學校邀請,趙彤博士再登講臺,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他鼓勵學生學好知識,從小立下科技報國的志向。公司黨委書記韓洪波也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繼承革命傳統的黨課。希望課堂活動結束后,趙彤博士與韓洪波書記與長期扎根山區,熱心教育事業的老師們親切交談,進一步了解辦學需求和生活上的困難。
今后SMC也將持續關注、支持、幫助興國縣崇賢鄉龍潭中日友誼希望小學,繼續為學校的發展盡微薄之力。衷心祝愿龍潭中日友誼希望小學的明天更加輝煌、燦爛。
自2008年北京SMC教育基金會成立以來,通過與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合作,已援建了4所希望小學--四川省平武縣虎牙藏族中日友誼希望小學、山東省慶云縣姚千中日友誼希望小學、云南省富源縣篆灣中日友誼希望小學、江西省興國縣龍潭中日友誼希望小學,并對學校進行持續性資助,不斷改善學校教學環境、提升辦學質量。獎勵刻苦努力、學習成績優異、家庭困難的大中小學生,組織師生北京夏令營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