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氣候危機的核心問題在于碳排放。要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1.5度控溫目標,全球必須在2040年前減少50%的碳排放量,中國為此也制定了宏偉的“3060”減排目標。據統計,全球40%的碳排放量來自工業,40%來自樓宇,20%來自交通運輸。未來,隨著人口和社會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各大行業及城市集群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將激增。因此,在上述領域,尤其是在智能建筑和工業等關鍵行業實現脫碳,對全球實現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
關于企業如何化碳中和的挑戰為機遇,趙國華表示,技術進步是解決發展困境的關鍵。“數字化和清潔電氣化結合是實現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方法。數字化能幫助各行各業在全生命周期及整個生態價值鏈中實現系統性的效率提升,推動循環經濟,節約能源和資源。而電力是唯一能夠脫碳的能源形式,其與數字化的結合將極大地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從而推動全社會向可持續發展轉型??沙掷m發展的要求又將進一步驅動并加快數字化和清潔電氣化的進程。二者相輔相成,已成為未來發展的兩大關鍵趨勢。”
作為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一直為包括樓宇、基礎設施和城市、工業、數據中心等重點行業在內的各個行業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與此同時,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踐行者和賦能者,施耐德電氣不僅自身制定并執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還與上下游價值鏈的用戶與合作伙伴密切協作,共同推動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進程,并以領先技術與經驗不斷賦能社會,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助力培養面向可持續發展的高等技能人才。近日,施耐德電氣還向全球市場推出了業界首個氣候變化咨詢服務,旨在以完整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及時采取氣候變化相關行動,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
“2060碳中和”的雄偉目標對中國乃至全球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最新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更是明確了碳中和路線圖,并將數字經濟、新能源、創新等要素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柱。趙國華表示:“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球協作,本次論壇就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契機。‘2060碳中和’目標在前,施耐德很榮幸能深度參與到這一偉大進程中,并將與廣大用戶和合作伙伴精誠合作,助力中國邁向碳中和,共同實現可持續的未來。”
關于企業如何化碳中和的挑戰為機遇,趙國華表示,技術進步是解決發展困境的關鍵。“數字化和清潔電氣化結合是實現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方法。數字化能幫助各行各業在全生命周期及整個生態價值鏈中實現系統性的效率提升,推動循環經濟,節約能源和資源。而電力是唯一能夠脫碳的能源形式,其與數字化的結合將極大地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從而推動全社會向可持續發展轉型??沙掷m發展的要求又將進一步驅動并加快數字化和清潔電氣化的進程。二者相輔相成,已成為未來發展的兩大關鍵趨勢。”
作為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一直為包括樓宇、基礎設施和城市、工業、數據中心等重點行業在內的各個行業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與此同時,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踐行者和賦能者,施耐德電氣不僅自身制定并執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還與上下游價值鏈的用戶與合作伙伴密切協作,共同推動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進程,并以領先技術與經驗不斷賦能社會,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助力培養面向可持續發展的高等技能人才。近日,施耐德電氣還向全球市場推出了業界首個氣候變化咨詢服務,旨在以完整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及時采取氣候變化相關行動,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
“2060碳中和”的雄偉目標對中國乃至全球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最新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更是明確了碳中和路線圖,并將數字經濟、新能源、創新等要素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柱。趙國華表示:“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球協作,本次論壇就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契機。‘2060碳中和’目標在前,施耐德很榮幸能深度參與到這一偉大進程中,并將與廣大用戶和合作伙伴精誠合作,助力中國邁向碳中和,共同實現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