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拉鏈染色設備和服務提供商成都瑞克西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在拉鏈染色領域深耕多年。相比同行業(yè)的其他公司,瑞克西的利潤率保持在較高水平,重要原因在于其不同于傳統OEM(原始設備制造商,俗稱“代工企業(yè)”)銷售模式的“設備+服務”模式,不僅為客戶提供拉鏈染色的全套產線設備,還可以到客戶車間里進行實地生產,助力客戶實現效率提升和節(jié)能降耗等。這種業(yè)務模式,讓瑞克西同時在制造和運營兩個層面創(chuàng)造價值,顯著提高了利潤率。
瑞克西能夠實現這一模式的重要基礎,便是通過數字化軟硬件,提升了運行效率。施耐德電氣的EcoStruxure 機器解決方案,涵蓋PLC、變頻器、伺服、觸摸屏、低壓配電產品等在內的硬件系統,保證了產線設備的穩(wěn)定可靠,包括AVEVA系統平臺和工業(yè)APP EcoStruxure機器顧問在內的軟件系統,則為產線的穩(wěn)定運行提供了長期保障。得益于此,瑞克西整體生產增效達到10%-20%,生產節(jié)能20%。
瑞克西是OEM廠商實現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艾瑞咨詢《2019-2025年中國OEM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指出,當前中國OEM行業(yè)中,低端機械產品比例偏高,大量的同質化產品充斥市場,不僅推高了用戶的人力成本,也意味著偏高的出錯率,難以為客戶實現高效可靠的生產。因此,向中高端升級是OEM行業(yè)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近日舉行的施耐德電氣 2020年創(chuàng)新峰會線下“創(chuàng)新日”活動上,施耐德電氣副總裁、工業(yè)自動化中國區(qū)OEM業(yè)務負責人崔志達表示,各行各業(yè)都在談論數字化和智能制造,但是相比其他行業(yè), OEM廠商普遍利潤較低,缺少足夠的能力和動力進行研發(fā)創(chuàng)新和數字化轉型。此外,終端用戶往往有自己的數字化系統,OEM廠商的設備產品和客戶數字化系統實現對接和融合存在一定難度,也成為影響OEM廠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障礙。
這一領域的痛點,被施耐德電氣視為市場機遇。憑借面向工業(yè)物聯網和智能設備的數字化解決方案EcoStruxure ,施耐德電氣希望幫助OEM廠商和終端用戶實現“一網到底”,提升產品和生產體系的數字化融合程度。對于OEM廠商來說,這樣的融合意味著能夠把業(yè)務通過更高效的數字化手段拓展到產品的售后服務等領域。
“在傳統模式下,企業(yè)將機械設備銷售給客戶后,這筆交易就到此為止。在這種模式下,一旦目標行業(yè)出現下行趨勢,訂單和利潤往往難以為繼。而在‘從設備到服務’的模式下,向客戶交付機械設備并非結束,而僅僅是開始,終端用戶獲取的不僅僅是一臺設備,更是OEM廠商提供的長期增值服務。”崔志達說。
以在農藥包裝行業(yè)享有盛名的金旺包裝機械有限公司為例。由于農藥包裝機械市場季節(jié)性強,在旺季需要大量人員進行售后服務,其他季節(jié),售后服務人員又常常無事可做,產生了較高的人力成本。通過施耐德電氣提供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金旺對設備進行預測性維護和維修工單管理,將響應速度和解決問題的速度提高了30%,售后維護人員也從40人減少到20人。今年年初,在疫情影響下,金旺95%的設備維護服務通過遠程得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