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中的獸藥殘留主要來源于兩大方面,即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動物疾病與動物飼料帶入造成奶源中藥物殘留超標。人們食用了含有抗生素殘留的食物后,抗生素會在人體內蓄積,使人體內的微生物產生抗藥性,進而引起各組織器官發生病變,甚至癌變。針對生鮮乳、巴氏殺菌乳等抗生素殘留快速檢測,食安科技推出了乳品快速檢測試紙條系列產品(如表1),其采用免疫膠體金方法,只需簡單幾步操作即可完成檢測,且結果判定通俗易懂,非專業人員只需經過簡單培訓即可勝任。同時,該系列產品的檢測成本較低,并可應用于現場大量樣本的篩查,適合奶牛養殖場、奶牛養殖小區、奶牛養殖戶、乳制品加工企業、生鮮乳收購站等單位使用。
生鮮乳、巴氏殺菌乳中的微生物超標主要由于奶牛等動物患病引起奶源微生物超標,以及在擠奶、貯存、運輸、加工等過程發生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生乳的貯存和收購需要在冷鏈條件下進行——按照《生鮮牛乳質量管理規范》(NY/T 1172-2006)的要求,現擠的生鮮牛乳應在2小時內冷卻至4℃;貯存期生鮮牛乳的溫度不得超過6℃,并須在48小時內運送到乳制品加工企業;產品出售時的溫度在冬季應≤6℃,夏季應≤8℃。生鮮乳因營養成分較高而易滋生細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生乳》(GB 19301-2010)要求其中的菌落總數應≤2.0×106cfu/mL。因此,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生鮮乳的菌落總數檢測,對于降低生鮮乳變質風險、提升生鮮乳品質、加快生鮮乳流轉效率等有較大價值。食安科技DY-8000(M)微生物快速檢測系統(如表2)集快速培養和高靈敏度創新檢測方法于一體,且無需任何樣品前處理與專業的場地,只需簡單操作即可快速完成生鮮乳中的菌落總數檢測。對于乳品加工過程中的環境微生物控制,食安科技采用酶觸反應技術研制出表面微生物快速檢測產品,包括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沙門氏菌等指標,不僅操作進一步簡化,還可實現不規則表面樣本的直接涂抹檢測。
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往往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并在人體內不斷累積,長此以往會對健康構成潛在威脅。食安科技采用免疫膠體金方法研制并推出了乳品農藥殘留、重金屬及其他快速檢測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