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有人提出“外資撤離說”,憑個別現象悲觀地推測:中國吸引外資的能力在下降,外資正在大規模逃亡中國。外資流向成為一個熱點話題。飛利浦照明關閉深圳工廠、全球最大硬盤制造商希捷從蘇州撤離、GE照明以“終止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業活動”離場……去年以來,一些外資撤離事件的發生.這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有直接關系。
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一些低端制造業外資企業不得不調整經營策略,轉向成本更為低廉的國家。但與此同時,服務性行業和高端制造業外資則加快了流入中國的速度。真正的跨國公司很少從中國逐漸撤資或者是撤退,相反很多外資企業反而增加在中國IT領域和金融服務領域的投資。目前機器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高端產業在中國發展迅速,這必將吸引外資在中國市場調整布局,撤離低端,轉向高端,加快新舊動能替換。
下面我們就介紹下TE Connectivity-; 安川電機,松下電器 博世 橫河川儀 三菱電機等外資制造企業2017年上半年在華新擴建、新廠投運的縮影。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將發展戰略重心轉移至制造業,尤其是智能制造的推進步伐逐步加快,而中國成為各國競爭的主戰場之一。
《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工業物聯網等政策戰略帶來了一系列市場機會和增長點,工業巨擘的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戰略亦與中國市場相融合。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吸引力越來越強,那些所謂“外資撤離、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會不攻自破。
-TE Connectivity-
TE Connectivity工業部中國蘇州工廠及客戶體驗中心開幕典禮。TE新工廠位于蘇州相城經濟開發區內,占地20,000平方米,主要進行連接器、電子設備系統、專用中央控制盒、線束等多元產品的制造,將配備數百名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全新的蘇州工廠將為中國及全球客戶提供市場咨詢、產品銷售、應用方案等服務和支持,整合本地及總部的豐富資源和經驗,重點滿足自動化控制、機械設備、電力、能源、鐵路、智能樓宇等領域對互聯技術的市場需求。

TE 產品宣傳圖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TE將憑借獨有的運營優勢TEOA(TE Operating Advantage),把蘇州工廠打造成一座名副其實的“數字化工廠”、五星級的工業產品制造中心,兼備智能、高效、靈活及可持續發展優勢,與廈門工廠形成南北呼應,攜手客戶并肩邁向追求效率、靈活性與高生產率的高端制造方向。
-安川電機-
安川電機(沈陽)有限公司(簡稱“安川(沈陽)”)5月8日舉行了第三期工廠的開工奠基典禮。安川(沈陽)創立于2008年6月,于2010年6月建立第一工廠,是安川伺服裝置、電機、控制機器以及相關零件制造基地。2012年,受益于智能手機、機器人等行業相關自動化市場增長,公司訂單供不應求,于2012年11月啟動了第二工廠的建設。截至今年4月,安川(沈陽)累計生產數量已突破200萬套,一躍成為安川集團中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隨著中國傳統制造行業升級轉型的不斷推進,為了更好、更快、更及時地應對用戶需求,安川決定再度提升產能、啟動建設第三期工廠。

(沈陽市政府、開發區政府領導及安川集團高層出席典禮)
安川(沈陽)第三期工廠啟動后將增設伺服驅動器產線。安川(沈陽)將充分利用集團中日雙方技術研發力量、挑戰創新,實現機器人控制器的量產及電路基板的自主生產。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19日報道,安川電機計劃在中國將多關節機器人的產能倍增至月產1千臺左右,并在以2018年度為最終年度的中期營業計劃中提出在江蘇省增設工廠,將增設生產焊接和搬運物品用的大型機器人的常州工廠。
-松下電器-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汽車電子和機電系統公司在中國大連市新設的車載鋰離子電池新工廠于近日竣工。該工廠是松下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個車載電池包的生產據點,實現了日本-北美-中國的生產體系的構建,從而進一步強化了松下車載電池在全球的競爭力。

?。ㄋ上抡古_照)
新工廠將生產用于純電動汽車(EV)等對環境負荷較小車型的方形鋰離子電池,隸屬于2016年2月與大連遼無二電器有限公司成立的制造車載電池的合資公司。
松下車載事業將挑戰2018年度整體營業額(包含信息系統、元器件在內)達到2兆日元的目標。此次成立的新工廠將成為中國區核心制造據點,希望能進一步幫助松下強化車載電池事業的發展。
-博世-
4月中旬,博世宣布旗下汽車電子事業部中國區武進工廠正式投入使用。位于常州市武進經濟開發區的新工廠總建筑面積34,000平方米,截至2019年,總投資額將達8億元人民幣。

(博世汽車電子中國區武進工廠開業)
作為博世汽車電子在中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新工廠將為中國市場提供汽車自動駕駛和互聯領域的電子產品與服務,例如為駕駛員輔助系統提供攝像頭和雷達傳感器,為車聯網市場提供中央網關等互聯產品,同時也提供汽車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控制器。預計到2019年,新工廠將實現4100萬個電控單元(ECU)的年產能,更好地滿足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橫河川儀-
3月23日,重慶橫河川儀有限公司舉行蔡家新工廠開工盛典。橫河川儀新工廠占地46,000平方米,廠房建筑面積24,000平方米,是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智能變送器生產研發基地。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在滿足產能擴大的同時,還將制造出科技含量更高、功能更強的新一代EJA E系列智能變送器,投放市場后將助力中國智能智造相關領域的優化升級。

(重慶橫河川儀有限公司蔡家新工廠開工時參展公司現場)
-三菱電機-
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消息,三菱電機將在江蘇常熟工廠新建廠房,機床使用的馬達和數控(NC)裝置的產能翻番。新廠房占地面積約為3.3萬平方米,與現有工廠規模相仿預計投資額在20億日元左右,力爭2017年投產。三菱電機正在向工廠等提供物聯網服務,利用該服務可以將工廠內的設備進行聯網,并對設備運轉狀況進行管理。
結語:用德國西門子公司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的話來總結,“中國擁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客戶群,是進行世界級創新的理想之地。”赫爾曼說,西門子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從早期的產品生產到擴大在華研發,到現在在中國設立創新研發中心,西門子經歷了從向中國輸出產品到在中國開發產品的轉變。德國工商大會駐外代表處的調查顯示:90%的被調查公司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沒有離開中國的計劃。中國的創新生態和氛圍,是留住德國企業的原因之一。
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一些低端制造業外資企業不得不調整經營策略,轉向成本更為低廉的國家。但與此同時,服務性行業和高端制造業外資則加快了流入中國的速度。真正的跨國公司很少從中國逐漸撤資或者是撤退,相反很多外資企業反而增加在中國IT領域和金融服務領域的投資。目前機器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高端產業在中國發展迅速,這必將吸引外資在中國市場調整布局,撤離低端,轉向高端,加快新舊動能替換。
下面我們就介紹下TE Connectivity-; 安川電機,松下電器 博世 橫河川儀 三菱電機等外資制造企業2017年上半年在華新擴建、新廠投運的縮影。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將發展戰略重心轉移至制造業,尤其是智能制造的推進步伐逐步加快,而中國成為各國競爭的主戰場之一。
《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工業物聯網等政策戰略帶來了一系列市場機會和增長點,工業巨擘的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戰略亦與中國市場相融合。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吸引力越來越強,那些所謂“外資撤離、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會不攻自破。
-TE Connectivity-
TE Connectivity工業部中國蘇州工廠及客戶體驗中心開幕典禮。TE新工廠位于蘇州相城經濟開發區內,占地20,000平方米,主要進行連接器、電子設備系統、專用中央控制盒、線束等多元產品的制造,將配備數百名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全新的蘇州工廠將為中國及全球客戶提供市場咨詢、產品銷售、應用方案等服務和支持,整合本地及總部的豐富資源和經驗,重點滿足自動化控制、機械設備、電力、能源、鐵路、智能樓宇等領域對互聯技術的市場需求。

TE 產品宣傳圖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TE將憑借獨有的運營優勢TEOA(TE Operating Advantage),把蘇州工廠打造成一座名副其實的“數字化工廠”、五星級的工業產品制造中心,兼備智能、高效、靈活及可持續發展優勢,與廈門工廠形成南北呼應,攜手客戶并肩邁向追求效率、靈活性與高生產率的高端制造方向。
-安川電機-
安川電機(沈陽)有限公司(簡稱“安川(沈陽)”)5月8日舉行了第三期工廠的開工奠基典禮。安川(沈陽)創立于2008年6月,于2010年6月建立第一工廠,是安川伺服裝置、電機、控制機器以及相關零件制造基地。2012年,受益于智能手機、機器人等行業相關自動化市場增長,公司訂單供不應求,于2012年11月啟動了第二工廠的建設。截至今年4月,安川(沈陽)累計生產數量已突破200萬套,一躍成為安川集團中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隨著中國傳統制造行業升級轉型的不斷推進,為了更好、更快、更及時地應對用戶需求,安川決定再度提升產能、啟動建設第三期工廠。

(沈陽市政府、開發區政府領導及安川集團高層出席典禮)
安川(沈陽)第三期工廠啟動后將增設伺服驅動器產線。安川(沈陽)將充分利用集團中日雙方技術研發力量、挑戰創新,實現機器人控制器的量產及電路基板的自主生產。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19日報道,安川電機計劃在中國將多關節機器人的產能倍增至月產1千臺左右,并在以2018年度為最終年度的中期營業計劃中提出在江蘇省增設工廠,將增設生產焊接和搬運物品用的大型機器人的常州工廠。
-松下電器-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汽車電子和機電系統公司在中國大連市新設的車載鋰離子電池新工廠于近日竣工。該工廠是松下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個車載電池包的生產據點,實現了日本-北美-中國的生產體系的構建,從而進一步強化了松下車載電池在全球的競爭力。

?。ㄋ上抡古_照)
新工廠將生產用于純電動汽車(EV)等對環境負荷較小車型的方形鋰離子電池,隸屬于2016年2月與大連遼無二電器有限公司成立的制造車載電池的合資公司。
松下車載事業將挑戰2018年度整體營業額(包含信息系統、元器件在內)達到2兆日元的目標。此次成立的新工廠將成為中國區核心制造據點,希望能進一步幫助松下強化車載電池事業的發展。
-博世-
4月中旬,博世宣布旗下汽車電子事業部中國區武進工廠正式投入使用。位于常州市武進經濟開發區的新工廠總建筑面積34,000平方米,截至2019年,總投資額將達8億元人民幣。

(博世汽車電子中國區武進工廠開業)
作為博世汽車電子在中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新工廠將為中國市場提供汽車自動駕駛和互聯領域的電子產品與服務,例如為駕駛員輔助系統提供攝像頭和雷達傳感器,為車聯網市場提供中央網關等互聯產品,同時也提供汽車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控制器。預計到2019年,新工廠將實現4100萬個電控單元(ECU)的年產能,更好地滿足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橫河川儀-
3月23日,重慶橫河川儀有限公司舉行蔡家新工廠開工盛典。橫河川儀新工廠占地46,000平方米,廠房建筑面積24,000平方米,是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智能變送器生產研發基地。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在滿足產能擴大的同時,還將制造出科技含量更高、功能更強的新一代EJA E系列智能變送器,投放市場后將助力中國智能智造相關領域的優化升級。

(重慶橫河川儀有限公司蔡家新工廠開工時參展公司現場)
-三菱電機-
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消息,三菱電機將在江蘇常熟工廠新建廠房,機床使用的馬達和數控(NC)裝置的產能翻番。新廠房占地面積約為3.3萬平方米,與現有工廠規模相仿預計投資額在20億日元左右,力爭2017年投產。三菱電機正在向工廠等提供物聯網服務,利用該服務可以將工廠內的設備進行聯網,并對設備運轉狀況進行管理。
結語:用德國西門子公司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的話來總結,“中國擁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客戶群,是進行世界級創新的理想之地。”赫爾曼說,西門子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從早期的產品生產到擴大在華研發,到現在在中國設立創新研發中心,西門子經歷了從向中國輸出產品到在中國開發產品的轉變。德國工商大會駐外代表處的調查顯示:90%的被調查公司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沒有離開中國的計劃。中國的創新生態和氛圍,是留住德國企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