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輪胎生產所必不可少的橡膠機械,在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之后,我國也已涌現了一批競爭力強、產品線完善的設備廠家,它們在國內外市場上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從輪胎產線切入,對其中所涉及到的橡膠機械進行說明,并就相關的安全標準進行詳細展開,從而整理出一份安全對策的全景圖。希望它能夠幫助在安全方面實現進一步的合規,并與國際接軌,繼而助力整個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輪胎產線是輪胎形成的重要途徑,一般由多臺輪胎加工設備組成。輪胎產線具體是怎樣的,其中涉及哪些設備呢?
輪胎工藝流程經歷煉膠工序、膠部件準備工序、成型工序、硫化工序、檢驗工序等過程。
煉膠工序是把炭黑、天然/合成橡膠、油、添加劑、促進劑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通過密煉機等設備的加工,生產出“膠料”的過程。膠料的配方取決于輪胎的性能要求。所有的原料在經過測試并被放行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膠部件準備工序一般包括5個工段,輪胎的所有半成品膠部件都將在這道工序里形成,其中有的膠部件經過了初步的組裝。這5個工段分別為:
工段一:壓出——為獲得滿足形狀要求的橡膠,將混煉后的橡膠投入壓出機,并經過模具,從而獲得輪胎加工所需的半成品部件(胎面、胎側、子口和三角膠條)。
工段二:壓延——①原材料簾線(鋼絲)按照一定密度排列后,穿過壓延機并且簾線的兩面都掛上一定厚度的膠料,最后的成品為“簾布”。原材料簾線主要為鋼絲、尼龍和聚酯;②內襯層相當于輪胎內胎的作用。將致密性橡膠穿過壓延機形成一定厚度寬度的內襯層。
工段三:胎圈形成——胎圈是由許多根鋼絲掛上一定厚度的橡膠后纏繞而成的。用于胎圈的這種膠料有特殊性能,當后續的硫化工序完成后,膠料和鋼絲能夠緊密貼合。
工段四:簾布裁斷——在這一工段里,簾布將被裁斷成適用的寬度并接好接頭。簾布的寬度和角度的變化取決于輪胎的規格以及輪胎結構設計的要求。
工段五:貼三角膠條——在這一工段里,擠出機擠出的三角膠條將被手工貼合到胎圈上。三角膠條在輪胎的操作性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輪胎胎圈是剛性結構起到承載與固定的作用,胎側卻是彈性結構必須保障緩沖減振性能,如果軟硬直接連接,連接處極易發生折斷,所以通過軟硬適中的三角膠連接胎圈與胎側可以起到緩慢過度的作用,支撐胎壁。
成型工序是輪胎總裝工序,通過對前一道工序生產的各種半成品部件按照規定的工藝組合在一起,經過一次成型、二次成型,最終形成輪胎的基本形狀——生胎。這里的
硫化又稱:交聯、熟化。在橡膠中加入硫化劑和促進劑等交聯助劑,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