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將打贏藍天保衛戰年度和終期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重要內容,提出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等要求。
面對國內經濟和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的確切要求,各級環保部門面臨更加嚴峻的考核壓力,在溯源、預警、考核需達標的剛性需求下,大氣環境網格化監測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迪龍”)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及客戶實際需求,通過固定式設備監測、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監測、激光雷達監測、移動應急監測等多種技術手段,獲得海量的空氣質量及氣象監測數據,實現環境空氣質量“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及大數據分析技術,構建“端+云+服務”的新型大氣環境監管模式,實現實時監測、動態預警、快速定位、及時管理、大數據決策等功能。
2.1 大氣環境網格化監測一張網
2.2 大氣網格化監管平臺
大氣環境網格化監管平臺包含實時監測、動態預警、快速定位、統計分析、及時管理、大數據決策等功能,促進治理大氣污染由憑經驗、憑感覺、粗放式管理向網格化、實時化、精準化管理轉變,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大幅度提升治霾工作效率。
污染問題定位
根據高密度監測數據,系統可快速鎖定 污染事件發生地點,及時處理環境污染問題,提高監管效率。
快速監測預警
24小時實時監控區域內各類大氣污染源的動態變化,快速捕捉大氣的異常數據,預防小散亂差等污染源違法偷排行為。
微尺度空氣質量預測預報
利用廣泛布點取得海量監測數據,進而將大數據進行模型演算預測環境空氣變化趨勢,為大氣污染防治的應急處理和優化控制提供基礎保障。
監管考核
網格化監測與監管、執法、督查、應急等業務聯動,實現大氣污染監管閉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