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5:流量為王的時代與“運營”的出現
互聯網用戶體量:2200萬-1.03億
互聯網代表產品:百度、hao123、各種強制安裝插件、番茄花園、淘寶、網游
代表性運營工種:SEO/SEM、流量分發、QQ群管理、電商運營
在2001-2005年這段期間的互聯網世界中,有幾件事情的發生是不容忽視的。它們分別是——
網游的興起和火爆;
以淘寶為首的電商的飛速發展;
伴隨著網民數量的飛速上升,整個行業對于“流量獲取”的越發重視以及部分“流量入口”的成形。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在互聯網行業中,“運營”開始漸漸作為一種職能名稱開始普及開來。這背后與行業的發展和變化也是息息相關的。
以下我們依次來講。
1、網游的興起和火爆
從2000年開始,“網游”的概念就開始受到熱捧。
而到了2001年,盛大推出《傳奇》,網易也了推出《大話西游》,網游開始了一段長達4-5年的火爆時期。其中又以《傳奇》最為成功,這款從韓國引進的網游迅速成為了很長時間以來最火爆也最賺錢的網游。一直要到后來魔獸世界的出現,才能超越當年《傳奇》的盛況。
《傳奇》
而網游的業務模式較之其他互聯網服務也有所不同,相比于其他互聯網服務“做流量”的方式,網游有著更加清晰的盈利模式——賣游戲點卡或賣游戲裝備。
正是圍繞著這樣更加清晰的盈利出口,在網游公司的業務開展過程中,除了在線推廣外,首次出現了一些此前從鮮少在互聯網行業見到過的操作方式。
其一,是圍繞著“游戲點卡”的售賣發展了大量的線下渠道和代理商,尤其在校園,更是有大量專職售賣點卡的“校園代理”出現;
其二,則是圍繞著“增加用戶在線購買游戲裝備或增值服務”的導向,開始有了一些不太能夠見得光的運作手段。例如,筆者曾經知道有某網游公司為了提升用戶付費頻次和付費率的做法是類似這樣的:注冊大量所謂美女號,通過美女號勾引部分“金主”,讓金主為美女號付費購買裝備。
以上兩者,差不多可被視為是最早的“線下地推”和“重點付費用戶的維系”。
2、電商的飛速發展
與“網游”一同漸漸興起的,還有“電商”。

馬云與阿里巴巴的成立
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通過B2B切入到電商領域,不到半年公司已經能提供來自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業信息;
同年年底,當當網成立,開辟網絡圖書銷售平臺;
2000年,雷軍參與創辦的“卓越網”上線開始運營;
2003年5月,阿里旗下的“淘寶網”上線,并在當年年底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當年即完成了3400萬元成交額,并漸漸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商網站。
與網游一樣,電商也是一項能夠直接產生交易和支付行為的業務,在這個領域內,除了簡單的推廣,也出現了一些與其他互聯網領域完全不同的工作內容。
比如說,如何選取商品和管理好店鋪的商品品類,如何管理好商品庫存和配送,如何做好店鋪客服,如何包裝商品,如何通過打造“爆款”等手段培養在線店鋪的用戶忠誠度,等等。
這些工作,差不多構成了早期“電商運營”的雛形。并且,在電商行業中,“運營”是一個一開始就有的職能名稱,其工作內容差不多涵蓋了上面提到的所有事情,主要對于店鋪的日常經營及銷售額提升負責。
3、“入口”和“流量”
此外,在這一時期,隨著整個互聯網世界中用戶越來越多,且涌入的各類信息和網站也越來越多之后,人們開始面臨一個問題:我該如何從浩如煙海的網絡世界中找到適合我的信息,并能夠記住它們?
于是,從2001年開始,一個概念漸漸興起,并越來越在互聯網世界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就是“入口”。通俗一點講,你要是能夠占據某個“入口”,你天然就擁有了數量巨大,且源源不斷的流量。而就像此前提到的,在互聯網世界中,流量已經被證明了是值錢的。
在這一階段中,包括3721、hao123、百度、瀏覽器乃至產業鏈中更加靠前的集成操作系統“番茄花園”都一度成為了某種流量和用戶基數巨大的“入口”。
入口既成,搶占“入口”就成為了諸多互聯網產品們必須重視的事情,于是,這一時期,圍繞著如何能夠讓自己的產品和品牌能夠在“入口”處獲得更多的曝光和點擊,大家開始各顯神通。
比如說,有人開始慢慢發現,百度和其他搜索引擎的網頁爬蟲程序是具備某種規律的,換句話說,只要你把你的網站變得對這些規則更加友好,你就能夠在搜索引擎相關關鍵詞的搜索結果頁擁有更高的排名,于是,圍繞著如何把自己的網站變得對搜索引擎更加友好,漸漸演化出來一個工種,叫做SEO(搜索引擎優化)。
當然,搜索引擎們也不傻,當他們發現自己的搜索結果排名位會直接決定大量流量的時候,他們毅然決定,開始把自己的搜索結果位拿出來售賣,并采取了一種叫做“競價排名”的規則來出售自己的搜索結果位,簡單說,就是誰出的價格更高,這個位置和詞條就賣給誰。于是,慢慢圍繞著如何通過搜索引擎來完成付費推廣,又進一步誕生了一個叫做SEM(搜索引擎營銷)的工種。
再比如說,還有人發現,除了搜索引擎這樣“集中型”的入口,還有一部分入口,可能是“分布式”的——典型例如門戶網站上的諸多新聞頁面,也許他們每一個頁面都沒有多大流量,但要是這些頁面上的流量都加總被起來,將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于是,有人開發出了一種叫做“廣告聯盟”的東西,簡單說,就是一種通過集合大量中小網絡媒體資源(如中小網站、個人網站等)組成聯盟,通過這些頁面和站點來統一進行廣告投放和在線推廣的做法。
當然,圍繞著如何獲取流量,此前仍然常見的論壇推廣、網站之間的流量互換、門戶網站發稿,乃至漸漸出現的QQ群推廣等等,也仍然是常見的手段。
于是,圍繞著如何更有效的獲取流量并降低流量獲取成本,一個叫做“流量運營”的工種開始慢慢在這一時期出現。
以及,隨著部分互聯網產品尤其是社區類產品的用戶體量直線上升到達數百萬量級,如何更好管理如此龐大的用戶群也變成了一個需要進一步加以思考的問題。
于是,開始有部分社區開始嘗試結合數據,通過一些產品化的機制對于用戶行為更好進行引導和約束,典型比如用戶等級、勛章、積分等等手段都開始先后在不少社區內出現。
以至于,圍繞著論壇的搭建和管理,還出現了類似Discuz這樣的標準化BBS建站管理工具——這差不多也應該算是較早的標準化運營工具了。
4、“運營”概念的誕生
據我們觀察,正是在這一時期的互聯網行業中,如新浪等一線互聯網公司以及天涯、貓撲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內部也開始有了“運營”的叫法。比如說,以往的“編輯”開始被叫做“內容運營”,而以往的“社區管理”則開始被叫做“社區運營”。
回顧這一變化背后的原因,我們有如下推測和理解——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以及網民數量的持續提升,流量的獲取來源開始不那么單一,而是越來越豐富和多樣,且技術含量和講究也開始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包括對于相關數據的監測,也開始越來越全面和完善。以往簡單推廣就能看到數據直線上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你可能得去評估競品的狀況,評估渠道和用戶匹配程度,還要監測每一個渠道的轉化率等數據等等。
同理,在“內容”方面,隨著相關產品和服務的越來越多,以往的“編輯”需要完成的工作和需要掌握的技能也越來越多。比如說除了寫好稿子,還需要考慮內容本身對于搜索引擎怎樣能夠更友好,還要考慮怎樣的標題更容易獲得流量,還要考慮相關稿件是否可以與其他媒體和站點進行合作和分發等等。
亦同理,關于“用戶維系”方面,我們可以采用的手段也在變得越來越多。比如說我們可以拉個QQ群跟用戶們的關系更近,可以組織線下活動,可以不時送些小禮物。包括,隨著很多網站用戶體量的直線上升,管理數百萬用戶也開始需要一個更加嚴謹的管理機制和體系。
當任何一個工作方向下,擺在我們面前的可選項越來越多時,我們對于相關崗位從業者們的技能和專業知識要求也會越高,希望他們能夠去獨立完成的事也會越來越多。比如說,你應該很難想象一個早期初創的淘寶店鋪能夠有一個人專職去只寫文案吧?更常見的狀況,一定是一個人,既能管點兒推廣,又能管部分商品包裝和文案,還能捎帶手把客服給做了。
于是,隨著行業發展,當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需要類似的多面手,但又不再能夠用“編輯”、“策劃”、“網絡推廣”等崗位來定義他們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稱呼他們為“運營”。
到此為止,“運營”這個職能,正式在互聯網行業中登上大舞臺。
圖說智能化網整理加工
互聯網用戶體量:2200萬-1.03億
互聯網代表產品:百度、hao123、各種強制安裝插件、番茄花園、淘寶、網游
代表性運營工種:SEO/SEM、流量分發、QQ群管理、電商運營
在2001-2005年這段期間的互聯網世界中,有幾件事情的發生是不容忽視的。它們分別是——
網游的興起和火爆;
以淘寶為首的電商的飛速發展;
伴隨著網民數量的飛速上升,整個行業對于“流量獲取”的越發重視以及部分“流量入口”的成形。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在互聯網行業中,“運營”開始漸漸作為一種職能名稱開始普及開來。這背后與行業的發展和變化也是息息相關的。
以下我們依次來講。
1、網游的興起和火爆
從2000年開始,“網游”的概念就開始受到熱捧。
而到了2001年,盛大推出《傳奇》,網易也了推出《大話西游》,網游開始了一段長達4-5年的火爆時期。其中又以《傳奇》最為成功,這款從韓國引進的網游迅速成為了很長時間以來最火爆也最賺錢的網游。一直要到后來魔獸世界的出現,才能超越當年《傳奇》的盛況。
《傳奇》
而網游的業務模式較之其他互聯網服務也有所不同,相比于其他互聯網服務“做流量”的方式,網游有著更加清晰的盈利模式——賣游戲點卡或賣游戲裝備。
正是圍繞著這樣更加清晰的盈利出口,在網游公司的業務開展過程中,除了在線推廣外,首次出現了一些此前從鮮少在互聯網行業見到過的操作方式。
其一,是圍繞著“游戲點卡”的售賣發展了大量的線下渠道和代理商,尤其在校園,更是有大量專職售賣點卡的“校園代理”出現;
其二,則是圍繞著“增加用戶在線購買游戲裝備或增值服務”的導向,開始有了一些不太能夠見得光的運作手段。例如,筆者曾經知道有某網游公司為了提升用戶付費頻次和付費率的做法是類似這樣的:注冊大量所謂美女號,通過美女號勾引部分“金主”,讓金主為美女號付費購買裝備。
以上兩者,差不多可被視為是最早的“線下地推”和“重點付費用戶的維系”。
2、電商的飛速發展
與“網游”一同漸漸興起的,還有“電商”。

馬云與阿里巴巴的成立
同年年底,當當網成立,開辟網絡圖書銷售平臺;
2000年,雷軍參與創辦的“卓越網”上線開始運營;
2003年5月,阿里旗下的“淘寶網”上線,并在當年年底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當年即完成了3400萬元成交額,并漸漸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商網站。
與網游一樣,電商也是一項能夠直接產生交易和支付行為的業務,在這個領域內,除了簡單的推廣,也出現了一些與其他互聯網領域完全不同的工作內容。
比如說,如何選取商品和管理好店鋪的商品品類,如何管理好商品庫存和配送,如何做好店鋪客服,如何包裝商品,如何通過打造“爆款”等手段培養在線店鋪的用戶忠誠度,等等。
這些工作,差不多構成了早期“電商運營”的雛形。并且,在電商行業中,“運營”是一個一開始就有的職能名稱,其工作內容差不多涵蓋了上面提到的所有事情,主要對于店鋪的日常經營及銷售額提升負責。
3、“入口”和“流量”
此外,在這一時期,隨著整個互聯網世界中用戶越來越多,且涌入的各類信息和網站也越來越多之后,人們開始面臨一個問題:我該如何從浩如煙海的網絡世界中找到適合我的信息,并能夠記住它們?
于是,從2001年開始,一個概念漸漸興起,并越來越在互聯網世界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就是“入口”。通俗一點講,你要是能夠占據某個“入口”,你天然就擁有了數量巨大,且源源不斷的流量。而就像此前提到的,在互聯網世界中,流量已經被證明了是值錢的。
在這一階段中,包括3721、hao123、百度、瀏覽器乃至產業鏈中更加靠前的集成操作系統“番茄花園”都一度成為了某種流量和用戶基數巨大的“入口”。
入口既成,搶占“入口”就成為了諸多互聯網產品們必須重視的事情,于是,這一時期,圍繞著如何能夠讓自己的產品和品牌能夠在“入口”處獲得更多的曝光和點擊,大家開始各顯神通。
比如說,有人開始慢慢發現,百度和其他搜索引擎的網頁爬蟲程序是具備某種規律的,換句話說,只要你把你的網站變得對這些規則更加友好,你就能夠在搜索引擎相關關鍵詞的搜索結果頁擁有更高的排名,于是,圍繞著如何把自己的網站變得對搜索引擎更加友好,漸漸演化出來一個工種,叫做SEO(搜索引擎優化)。
當然,搜索引擎們也不傻,當他們發現自己的搜索結果排名位會直接決定大量流量的時候,他們毅然決定,開始把自己的搜索結果位拿出來售賣,并采取了一種叫做“競價排名”的規則來出售自己的搜索結果位,簡單說,就是誰出的價格更高,這個位置和詞條就賣給誰。于是,慢慢圍繞著如何通過搜索引擎來完成付費推廣,又進一步誕生了一個叫做SEM(搜索引擎營銷)的工種。
再比如說,還有人發現,除了搜索引擎這樣“集中型”的入口,還有一部分入口,可能是“分布式”的——典型例如門戶網站上的諸多新聞頁面,也許他們每一個頁面都沒有多大流量,但要是這些頁面上的流量都加總被起來,將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于是,有人開發出了一種叫做“廣告聯盟”的東西,簡單說,就是一種通過集合大量中小網絡媒體資源(如中小網站、個人網站等)組成聯盟,通過這些頁面和站點來統一進行廣告投放和在線推廣的做法。
當然,圍繞著如何獲取流量,此前仍然常見的論壇推廣、網站之間的流量互換、門戶網站發稿,乃至漸漸出現的QQ群推廣等等,也仍然是常見的手段。
于是,圍繞著如何更有效的獲取流量并降低流量獲取成本,一個叫做“流量運營”的工種開始慢慢在這一時期出現。
以及,隨著部分互聯網產品尤其是社區類產品的用戶體量直線上升到達數百萬量級,如何更好管理如此龐大的用戶群也變成了一個需要進一步加以思考的問題。
于是,開始有部分社區開始嘗試結合數據,通過一些產品化的機制對于用戶行為更好進行引導和約束,典型比如用戶等級、勛章、積分等等手段都開始先后在不少社區內出現。
以至于,圍繞著論壇的搭建和管理,還出現了類似Discuz這樣的標準化BBS建站管理工具——這差不多也應該算是較早的標準化運營工具了。
4、“運營”概念的誕生
據我們觀察,正是在這一時期的互聯網行業中,如新浪等一線互聯網公司以及天涯、貓撲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內部也開始有了“運營”的叫法。比如說,以往的“編輯”開始被叫做“內容運營”,而以往的“社區管理”則開始被叫做“社區運營”。
回顧這一變化背后的原因,我們有如下推測和理解——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以及網民數量的持續提升,流量的獲取來源開始不那么單一,而是越來越豐富和多樣,且技術含量和講究也開始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包括對于相關數據的監測,也開始越來越全面和完善。以往簡單推廣就能看到數據直線上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你可能得去評估競品的狀況,評估渠道和用戶匹配程度,還要監測每一個渠道的轉化率等數據等等。
同理,在“內容”方面,隨著相關產品和服務的越來越多,以往的“編輯”需要完成的工作和需要掌握的技能也越來越多。比如說除了寫好稿子,還需要考慮內容本身對于搜索引擎怎樣能夠更友好,還要考慮怎樣的標題更容易獲得流量,還要考慮相關稿件是否可以與其他媒體和站點進行合作和分發等等。
亦同理,關于“用戶維系”方面,我們可以采用的手段也在變得越來越多。比如說我們可以拉個QQ群跟用戶們的關系更近,可以組織線下活動,可以不時送些小禮物。包括,隨著很多網站用戶體量的直線上升,管理數百萬用戶也開始需要一個更加嚴謹的管理機制和體系。
當任何一個工作方向下,擺在我們面前的可選項越來越多時,我們對于相關崗位從業者們的技能和專業知識要求也會越高,希望他們能夠去獨立完成的事也會越來越多。比如說,你應該很難想象一個早期初創的淘寶店鋪能夠有一個人專職去只寫文案吧?更常見的狀況,一定是一個人,既能管點兒推廣,又能管部分商品包裝和文案,還能捎帶手把客服給做了。
于是,隨著行業發展,當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需要類似的多面手,但又不再能夠用“編輯”、“策劃”、“網絡推廣”等崗位來定義他們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稱呼他們為“運營”。
到此為止,“運營”這個職能,正式在互聯網行業中登上大舞臺。
圖說智能化網整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