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表示:“分布式能源涵蓋可再生能源平滑化、削峰填谷等益處,臺達身為節能科技的領導者,在儲能系統、樓宇節能、V2G/V2H電動車充電等領域都能應用于分布式能源架構中,協助全球城市強化能源韌性,以應對日益嚴重的氣候災難,同時也為IPCC 報告中的2055年凈零排放的目標盡一份力。”
臺達捐建的凈零耗能校園-那瑪夏民權小學是為電力離網的具體案例,充分展現分布式能源如何有助于氣候減量和調適。通過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儲能系統及能源管理,校園能協助削峰填谷,將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若遭遇天災,電網電力無法供電時,亦能通過儲能供應電力,將校園轉化為避難中心,至今那瑪夏小學已累積收容逾5,000災民。那瑪夏小學以及其他臺達分布式能源的應用,也于12月3日至7日COP24展覽區中展出。
邁向零排放目標,需要許多單位協同合作。此次周邊會議,由臺達基金會主導議題設定,邀約不同領域的國際意見領袖,多面向探討能源轉型及能源韌性。Renewable Energy Institute 的代表Yuko Nashida特別呼吁城市是一個落實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的場域,因此對能源轉型有極大貢獻。美國智庫單位ACEEE也分享與臺達合作的研究報告,深度探討美國典范城市如何制定低碳建筑與交通政策。此外,USGBC以推動凈零耗能建筑的實務經驗和標準,闡述建筑部門在分散能源架構中的貢獻。而C40則以實際的案例作為,強調全球城市扮演了領導氣候行動的角色。
臺達已連續第十二年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 2015年巴黎氣候會議(COP21),臺達執行長鄭平及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受邀在談判區德國國家館進行專題演講,并在巴黎大皇宮推出“綠筑跡 - 臺達綠色建筑展”。2017年,臺達基金會受ICLEI 主辦的周邊會議中,登臺分享減碳經驗。此次主辦周邊會議,臺達基金會再度以企業型基金會角色,分享如何以科技實踐減碳。
# # #
關于臺達
臺達創立于1971年,為全球提供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并在多項產品領域居重要地位。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議題,臺達秉持“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運用電力電子核心技術,整合全球資源與創新研發,深耕三大業務范疇,包含“電源及元器件”、“自動化”與“基礎設施”。同時,臺達積極發展品牌,持續提供高效率且可靠的節能整體解決方案。臺達總部位于臺灣,運營網點遍布全球,在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墨西哥、巴西以及歐洲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近年來,臺達陸續榮獲多項國際榮耀與肯定。自2011年起,連續八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之“世界指數(DJSI World Index)”;亦于2016年及2017年CDP(碳信息披露項目)年度評比中獲得氣候變遷“領導等級”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