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秒交易額破億,72秒破十億,12分28秒破百億,17小時28分51秒超2014年全國社會消費品日均零售額719億……沒錯,這些以“億”為單位的數字記錄的就是今年天貓“雙十一”在重要時刻取得成績。

意料之中,這個由馬云親手締造的購物狂歡節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民眾強大的消費能力,今年的交易額勢必能再攀高峰。最終,定格的交易額是912.17億,其中無線交易額達到626.42億,成交占比為68.67%。瞧,這就是天貓所稱的“消費的力量,新經濟的力量,每個人參與的力量,和中國的力量”。恍然間,都會讓人產生疑問,這還是那個頻頻被媒體報道稱經濟陷入低速增長的中國嗎?
在電商平臺上,我們可以買日常用品,數碼產品,家電家具,孕嬰用品,圖書文具,甚至是一輛汽車,只要你能想到的東西,幾乎都可以在這些電商平臺里尋到它們的蹤影,自然也包括測繪儀器。
以天貓和京東為例,我們在天貓輸入“全站儀”可以搜到443件相關商品,輸入“RTK”可以搜到435件相關商品;在京東輸入“全站儀”可以搜到153件商品,輸入“RTK”可以搜到107件商品。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搜索結果里還包含了儀器配件、書籍等產品。因此,相比于其他產品,例如全新整車,它在天貓的搜索結果是828件相關產品(只是汽車,不包括汽車配件等周邊產品),測繪儀器在電商平臺里的存在感極其微弱。
當然,并不是說測繪儀器必須要進入電商平臺,而是電商已經成為了一種銷售渠道,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未雨綢繆。
那么,為什么在汽車都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購買的今天,卻很難看到測繪儀器在電商平臺達成的有效成交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測繪儀器目前的銷售模式主要依賴經銷商,他們是廠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神經末梢,直接面對著最終用戶。這在某種程度決定了測繪儀器的銷售存在著較為嚴格的區域限制和本地化特征,產品的售后維護一般都需要在本地經銷商那里完成。
二、測繪儀器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儀器本身的銷售,很難通過售后等服務形式獲得額外利潤。但電商平臺留給外界的印象是產品售價要比實體店里更加優惠,這將造成利潤的進一步壓縮。
三、測繪儀器屬于精密設備,對物流運輸有較高要求,但目前快遞公司頻被曝光暴力分揀,這將是一大隱患。同時,測繪儀器在購買后還將面臨再次校準,需要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完成。
四、測繪儀器是專業設備,并不是消費品,也不是易耗品,甚至有些交易的達成需要經過招投標流程,這樣的產品屬性以及購買場景或許決定了電商平臺暫時還不能成為銷售渠道。
既然有上述諸多原因,是否意味著測繪儀器就不能牽手電商平臺呢?筆者認為,并不是這樣。
當前階段,測繪儀器廠商可以將電商平臺作為產品展示和營銷宣傳的工具,暫時還無法以達成有效成交作為考核目標,尤其對全站儀、RTK這樣的設備。這一點,大家可以上淘寶、天貓或者京東看看,很少有達成交易的紀錄,銷量基本為零。
電商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擁抱,可以考慮規劃合理的線上、線下產品銷售體系,彼此形成差異化,避免形成同類產品“雙線”競爭的局面。
借勢營銷蔚然成風,電商的風口自然不應錯過。既然“雙十一”已經成為打折促銷的代名詞,那么測繪儀器廠商也可以在此期間策劃些營銷活動,這個時間不也正好接近年底了。
不過,筆者注意到,南方測繪旗下的科力達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測繪儀器品牌,他們于8月18日開通了天貓旗艦店,是業內首家進駐天貓商城的測繪儀器供貨廠家。
電商,對于測繪儀器廠商而言都還是新鮮事物,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將會是大家面臨的共同問題,汽車電商的發展就是可參考的借鑒。